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专辑_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研究
- 情理之辩: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资源的二维结构——以李贽为中心的考察(1)石超
- 从失控到宽恕:努斯鲍姆愤怒理论的嬗变(12)陈芬
-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伦理转向(21)梁靖羚
文艺学研究
- 自然意象的形成与晋宋诗画的转向(30)王中栋
- 无意义符号:从思辨唯物主义到思辨诗学(39)尹昌鹏
- 自然科学知识如何参与自然审美——对科学认知主义理论难题的反思(50)王一凡
古代文学文献研究
- 论《洛阳伽蓝记》中的国家意识与正统观念(60)于涌
- 犹带齐梁:论初唐对梁代七古的转换(70)李燊
- 论苏辙对《维摩诘经》的接受(79)杨瑰瑰
元明清文学研究
- 《世说新语》文献的生产、流通与晚明“世说”风尚(88)李质繁
- 清代三家《词品》的词体品评建构与文体价值(96)鹿苗苗
- 单士厘与晚清新式闺秀的身份建构(106)张昕
当代文学研究
- 作家韩少功的汨罗模式(114)杨厚均
- 再论九十年代先锋小说的危机与转型(124)刘继林
- 《诗刊》的成长:诗刊社的“跨界”与“有声”——诗刊社与中国当代诗朗诵及朗诵诗发展关联研究(132)巫洪亮
汉语方言研究
- 与格标记的发展演变(141)贺学贵
- 山西偏关方言的时体系统(147)崔玲
- 湖南龙山方言“来”的多功能用法及语法化(164)田早慧
语言学研究
-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越传统节日关键词对比研究(176)赵燕华
- 网络语境中新兴“谓词性X+子”式的态度评价意义及形成探讨(186)王羽熙
古代汉语研究
- 论汉字形象产生意义(197)郝文华
- 文言语气词“也”二论(205)郭攀
- “逃跑”义常用词的使用及其演变(211)叶晓芬
- 《十三经注疏》中道德概念的空间隐喻研究(220)张芳
民间文学研究
- 中国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、类型构成与开发思路(230)姚伟钧
- 民俗叙事:瑶汉民族共享符号的构筑与认同——以广西富川刘仙娘信俗为例(239)苏娟
- 网络民俗——媒介化时代民俗的空间衍变、关系重构与新民俗生产(247)曹志伟
经学与文学研究
- 《宋史·艺文志》经部宋人四家佚著考述(259)林日波
- “恭”的礼义内涵及其学理阐释(269)宋宁宁
- 顾炎武“经学即理学”说辨析(278)康光磊
- 《华中学术》来稿注意事项(289)《华中学术》编辑部